留学瑞典仍然是个好选择
亦邦留学预科网 www.yibone.com 日期:2014年1月21日 来源:网络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比起来,瑞典绝非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心目中的首选。如果说在2010年以前,瑞典的教育对所有学生的全免费还足具吸引力的话,那么,在关闭了欧盟国家以外学生的免费通道后,中国的留学生更是毫不犹豫地奔向了美英等国的怀抱。也在那以后,瑞典各个大学的国际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欧盟学生人数攀升,欧盟国家外的留学生数量骤减。然而,最新的数据显示,赴瑞典求学的中国留学生人数正从两年前的谷底慢慢回升。

  近年来,瑞典政府已将招生的注意力转向了以中国、韩国和印度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但在招生的比例和奖学金配额上仍然一视同仁。瑞典在招生上始终追求提升质量而并不追求数量。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校长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该校加强对中国等地的招生宣传力度,目的并不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留学生,而是为了能在更多的申请者中挑选出更优质的生源。

  由于瑞典的高校数量有限,主要的私立高校屈指可数,因此和美国的容纳力极强的教育市场不同,并不容易存在私立学校为了盈利而降低对国际留学生的标准以便扩大招生数量的情况,市场竞争让它们不得不视学校的品牌和名誉为重,强调招生和教学质量。

  “学券制度”是瑞典一个有特色的教育政策。学券由政府向学生家长发出,可用于缴付学费。而家长可自由选择合乎指定要求的学校,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也有权收取学券外的额外费用,费用由自由市场机制决定。这种维持教育补贴的同时,亦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制度可在学校之间形成市场竞争,从而提升教育的质量。

  和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政府官员频频为吸引留学生“站台”的热闹相比,瑞典政府也显得相对淡定。不过,近期瑞典政府也在商讨更具吸引力的留学人员就业政策,拟效仿新加坡等国针对番邦留学职员的政策,撤废留学人员在瑞典获得学位后,必须返回原栖身国等条目,放宽对外国留学人员在瑞居留和劳动的门槛。

  同目前毕业后只允许有6个月的滞留期来找工作相比,对毕业后找工作时间和要求的放宽政策将会让许多留学生受益。

  不过,《第一财经日报》所采访的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都认为,留在瑞典当地工作并不容易。虽然相较而言,瑞典经济在金融危机中的波动并不像南欧那样明显,但欧洲整体失业率下降的事实也多少影响了瑞典当地的就业环境。

  值得庆幸的是,瑞典的劳动市场正在改善。瑞典劳动力调查最新的数据显示,2013年10月,15~74岁人群的受雇人数同比增加了0.9%,其中15~24岁的青年就业情况尤为良好,整体呈现劳动力市场不断改善的迹象。与此同时,10月瑞典当地的失业率为7.3%,根据经季节性调整的数据,失业率为7.9%,显示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微弱下降。

  一份名为《2013年瑞典劳动市场概述》的调查报告称,得益于私人消费和显著的股市上涨,瑞典的经济在2012~2013年间逆势上升。约1.2万个工作场所的雇主相信当地的经济正在往积极的方向发展,而2013~2014年的瑞典就业市场将会明显改善。然而,未来的一年,瑞典就业市场的挑战还在于弱势群体的失业率仍将上升。除了只接受中等教育的年轻人外,还有出生在欧洲国家以外的外来人口。

  正如瑞典电视台的经济评论员拉维特(Peter Rawet)所说的那样,瑞典的就业问题和其他大部分国家的情况差不多,并不缺少就业机会和人才,但却存在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比如,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或车间工作,专业技术的人才相对缺乏,但金融等全世界都热门的领域则供小于求。

  瑞典融合事务大臣兼副劳动市场大臣乌伦哈格(Erik Ullenhag)在接受邮件采访时回复说,如今瑞典的融合事务政策正在聚焦就业和教育。“我们正在分配更多额外的资源给年轻人以使他们可以获得教育方面的支持。对于瑞典的学校,我们也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以帮助学生更轻松地进入劳动市场。”

  在富裕但却并不喧嚣的瑞典,同就业紧密相关的教育正在试图整合更多资源。作为面积仅与中国黑龙江省相近的国家,瑞典也并不着眼于国际学生数量的高增长而带来的短期利益,而是把目光放在稳步上升的教学质量及由此而来的社会稳定和国民幸福上。

  中国到瑞典留学的学生并不多,主要原因就是语言问题,在瑞典教学都是用的瑞典语,如果语言不过关的话,就很难实现留学瑞典的心愿了,那么如果语言已经没问题了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一、有高中毕业证

二、要有良好的英语水平,托福(TOEFL)成绩至少在500-550分之间;

三、要能用瑞典语听课、做笔记、读参考书,通过由瑞典当局主持的全国性瑞典文水平考试;要做到这一点,至少需在瑞典专门学习一年瑞典语;

四、本科学习时间延续较长,必须提供整个学习期间的经济担保,约30多的万克朗,才能拿到瑞典的入境签证和居留许可证。

分享到:
海外留学院校库
美国 英国 新西兰
加拿大 澳大利亚 俄罗斯